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2021数字电网及智慧电力大会将于11月在广州召开

来源: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7-1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广州,2021 年 7 月 16 日——汇聚智慧,凝聚动力,与数字共舞。推进电网生产数字化,聚焦电网设备智能化,实现传统电网赋能升级,推动开放、创新、节能的能源电力生态蓬勃发展。

广州,2021 年 7 月 16 日——汇聚智慧,凝聚动力,与数字共舞。推进电网生产数字化,聚焦电网设备智能化,实现传统电网赋能升级,推动开放、创新、节能的能源电力生态蓬勃发展。 切实落实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,力争到2060年实现两阶段碳中和的目标,是电力行业作为碳排放主体必须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。为进一步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传统电网业务,优化能源配置,构建数字化、智能化系统,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CPEM国家电力管理网、AIEA人工智能生态产业协同平台、“中国《电力》杂志等单位 以“推动电力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,实现使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”为主题的“2021数字电网与智慧电力大会”定于2021年12月17日在广州召开。 2021 年 11 月 11-12 日。

1。会议主办方

(1)协办单位:

CPEM国家电力设备管理网

AIEA人工智能生态产业协作平台

《中国电力》杂志

(2)协办单位:

国家级能源互联网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能源物联网专委会

(3)主办单位:

上海工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
上海功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

二、时间地点

p>

2021 年 11 月 11-12 日?中国广州

3.参会人员

电网企业、发电企业、电力建设企业、科技部门、设备部门、运行检查部门、信息管理部门、信息通信分公司、科技互联部门、人工智能研究院、信息通信研究院、高校等

四. 大会官网

五、< b>简介到会

建议议题(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议题)

(1)数字电网与智能电力关键技术:

< p>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数字化发展路径

先进芯片技术;

数字孪生技术;

面向数字电网多业务的边缘计算与装备技术合作;

预测性维护技术;

5G通信技术;

电力物联网技术;

数据中心技术;

区块链技术;

智能检测技术;

大数据和可视化技术;

北斗技术;

智能操作和变电站检修技术;

人工智能技术;

(2)数字化转型与电力大数据:

5G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. 与大数据的集成与应用;

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管理创新研究与应用;

数据价值挖掘的创新研究与应用;

电力企业环境复杂

RPA助力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;

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;

电力大数据安全;

>

企业存储技术助力数字化转型;

电力行业BI数据可视化技术;

(3)设备智能化数字化:

电力设备可靠性和智能运维技术;

输配电设备状态智能感知与边缘计算技术;

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字配电系统;

基于数字孪生评估的电力设备状态;

智能传感器在电网设备状态感知中的应用;

视频图像、红外热图像、局部放电、声音;

等设备状态信息智能识别方法;

人工智能在输配电设备状态分析与预测中的应用;

变电站和输电线路运维机器人;

(4)数字电网与智能电力安全防护技术:

网络安全的开发与应用态势感知技术;

电力数据安全保护技术的开发与应用;

< p>电力终端安全防护技术的开发与应用;

电力边界安全防护技术的开发与应用;

零信任、可信计算、模拟安全、软件定义安全;

p>

其他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;

物联网终端泛在可信接入技术研究;

智能数据分析与精准监控技术研究;

动态防御系统研究;

安全分析和漏洞挖掘技术研究;

(5)智能调度技术:

应用于电网调控人工智能算法与理论;

准确的负荷预测和超短期预测方法;

新能源发电短期和超短期预测方法;

自主运行模式形成和智能安全检查方法;

系统灵活性评估方法源-网-荷-储协同控制技术;

大电网态势感知技术;

混合增强型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;

大电网数据驱动的主动保护与控制技术;

电网复杂安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与故障诊断;

监管系统虚假数据识别和网络安全防御技术法。

VI.联系电话:?7(微信同号),邮箱:?

文章来源:《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》 网址: http://www.dlxtbhykz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716/957.html



上一篇:数字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构建良性“碳中和”电力
下一篇:智能家居系统干扰的多级分级保护

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投稿 |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编辑部|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版面费 |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论文发表 |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